
李晔:清华大学工学博士,著有《三招上清华》《改造你的学习》《常识改变生活》等
王海匣:国家二级心理健康咨询师,国家生涯规划师,多年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规划指导
钟学丽: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湖南常德第一中学
夏曦:从教,长期担任高中语文教研组长和高中三年级班主任
问题1、怎么样走出学习高原期?
王海匣: 高中三年级复习开始阶段,同学们熟知学会新常识,探索学习规律和办法,此时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效率稳步提升,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但到了某个阶段,学习效率开始降低,学习成绩缓步不前甚至有降低的趋势,这就是到了学习的高原期。
出现学习高原期是什么原因不少,不可以以偏概全,大家要有针对性地剖析自己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出应付的办法。
第一种状况,这次考试的题目,大部分我都做过类似的训练,感觉十拿九稳,没想到好几道都错了。这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伴随复习备考时间的推进,有同学感觉书上的要点都学会得差不多了,于是把注意力转移到没见过的难点、怪题上,等到考试的时候却发现自己难点不会做,会的题做不对。
对于这样的情况,建议大伙要狠抓基础,先保证学会的要点都能得分,通过限定时间内的刻意训练以提升做题的速度和熟练度。错题集按期复习更新,查漏补缺,确保自己在紧张的考场上会做的题都得分,不丢冤枉分。
第二种状况,这次考试有几个题与我在上周测验中见过的类似,但还是没答对,这就是没掌握举一反3、融会贯通。高中三年级复习的开始阶段,重点是立足课本、熟知要点;而三轮复习下来,大伙要能将要点串联起来形成常识脉络。考试考查的要点就那样多,穿个坎肩、换个帽子你就认不出来、不会答,那做再多的题也是徒劳。
就现在而言,复习重点要放在总结深思上,不再追求训练的数目和速度,而是要重水平,深思题目考查了什么要点,有什么变换的题型,由此对这种题的解题规律和方法进行总结,多角度考虑,彻底吃透要点。
第三种状况,所有要点都学会得差不多了,训练也做了不少,为何我的成绩还是原地踏步呢,这就是典型的急功近利。高中三年级的复习是非常枯燥的,基本都是以前学过的常识,不少考生感觉自己都懂,于是学习兴趣减弱,耐心降低,对待复习也不像原来那样认真了。
他们可能还一如既往做训练,但这种消极的情绪潜意识中会干扰我们的状况,考试中甚至会犯一些低级错误;这种错误引起的挫折感又会引发焦虑,从而质疑我们的学习力。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学习规律有肯定知道,了解高原期是什么问题,冷静下来,客观剖析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复习办法不断调整,坚持下来,学习会上一个新台阶。
出现学习高原期是什么原因还有不少,每一个人的状况不同,大家不可能每种状况都提及。但坚持一个原则是没错的,那就是一直要维持积极阳光的心态,坚定我们的目的,相信我们的能力,以轻松的心情面对天天的复习。
夏曦: 面对学习出现高原状况,不少学生会非常困惑,坚持的一些信念也会会动摇。这时掌握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正确面对平常考试的起伏就非常重要了。大家要了解,这类错误的出现是为了让大家在高考考试时最大限度地降低错误,大家应该感谢这类错误,它让大家了解我们的不足,以便更早更好地解决,而不是留到高考考试中去。
要常常对自己说我行我正期待着比上次好多了下次会更好的之类的话。经过如此的自我暗示,你的心情会更乐观,思想、行动的效率也会提升。大家不抛弃、不舍弃,学习的时候全神贯注,重视过程而不对结果过分计较,平静从容、不偏不执, 相信复习瓶颈期总会过去。
钟学丽: 过去有个学生遭遇高原现象,非常长一段时间没能走出来,精神非常崩溃。我问她:能不能允许自己暂时不那样出色?她没回答,想来心底还是不大想的。我继续问她:你确认已经非常努力了吗?她点点头。
那这个虽然疲累但仍然坚持努力的你到底有哪些叫人不认可的呢?你不认可的不是你这个人,而是这件事情的结果,是吗?我试图澄清一下她所怨非己,也期望她把更多的力气用在面对走过高原期这件事情上面。毕竟,十件事情的外耗也抵不上一次内耗所伤的元气。
也就是说,内耗越少,就越能将大多数精力放在外面关注事情上,更易收获一件事。
那个暂时碰壁却从不舍弃的人是否挺叫人赞叹的?她是否更应得到大家的赏析和鼓励,也更值得大家帮助?大家能不能允许她偶尔脆弱一下?她对这一点是确认无疑的。那样非常不错,她不需要去攻击我们的无能了。不是所有些投入都能即时产出,是否这个理?她表示同意。停止了自我攻击后,过了一会她便回教室写她的考试试题去了。
后来大家也有讨论过如何达成高原期突围,譬如如何依据学习任务调整步伐和办法等。或许,把精力放在应付事情本身也算是她的一次心理突围吧。
后来,这个女生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大学期间第三遭遇类似的困境,她给我写了一封信,有几句话是如此写的:多年以来,我一直需要自己要比所有人都出色。这种信念促进我奋进,后来竟成了一种病态,我仿佛同意不了同学们拥有比我更好的记忆力、更逻辑明确的表达或者更准确的发音等。我受不了自己没其他人出色。
难受了很长时间,我对自己说,学着为其他人喝彩吧,即便他们已经领先了你不少;而且,天天与如此出色的人相处,才能更好地进步啊。后来,我尝试着和大伙一块学习,也愈加多地和出色的同学请教。非常奇怪,其实也不奇怪,这竟是一件叫人快乐的事情。这个心结解开后,我都感觉我们的将来也愈加光明了。
这位同学非常努力,学习近况却没次次如她所愿,这让她陷入一种深深的挫败感之中。可当她不再苛刻,而是允许自己暂时没那样出色的时候,改变却在悄悄发生,而且旧的信念被新的信念替代:我是可以允许一些情况发生的,我是有方法去应付的。
当你允许,思维重心自然会落在如何应付、怎么办上。如若大家有非常强的限制性信念我不允许任何不好的情况发生。如此或许会让大家掉入情绪的陷阱,滑入愤怒和痛苦的深渊,而忘记大家原本是有力量去应付的。
再说了,你如何了解你拥抱过的枯树、开垦过的荒田就不会神奇地冒出新芽?付出就有回报,不在此刻就在彼时。
李晔: 假如感到我们的学习进入了高原期,如何努力都没突破,第一要进行心态的调整,前面老师们推荐了不少。心态平稳了之后,咱们还要静下心来考虑一下,学习止步不前可能是学习技巧出了问题。下面有三点建议:
●追求纲举目张,切忌一叶障目
高考考试的复习工作需要考生将复习的各阶段完美地衔接在一块,可以在迅速消化已有成就的基础上迅速追求新的突破,不然,就像狗熊掰苞米,拣一块丢一块。
解决这个问题的见效方法就是注意常识的互联网系统化,追求纲举目张。常识的互联网系统化建设,需要考生站在全局的观念上,剖析章节之间的联系与不同、过渡与衔接,同时要有概括的能力。
考生可借助空闲时间针对某一科目,梳理一下其包含什么章,各章之间有哪些联系与不同,而每一章的各节又都讲述了什么内容等,这样不断地进行,辅以概括与整理,就能在脑海里对整个科目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并形成一张像互联网的表格。
复习的后期,依据自己理解的深入不断地修订,包含深度的增加,要点的平移,等等。
●练习考试方法,切忌盲目自信
考试方法要从高考考试前的模拟试题中得到强化练习。有些学生习惯于做题的时候听音乐、吃零食,但高考考试的考场上是没这类的,到时候你筹备如何解决?当然这只不过个例,我想借此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要充分看重高考考试模拟考试练习。
有些学生平时考试追求完美,遇见难点的时候务必解决,这本身是一个好习惯,在平时作业这种时间需要不是非常紧张的场所下,能够帮助提升解题能力。但高考考试前的模拟练习中,必须要防止这种做法。有些学生平常做题的时候习惯于从后往前做,或者先挑熟知的做。我的建议是,解题思路可以别出心裁,但做题顺序尽可能走常规路。
由于高考考试考试试题在困难程度安排上会有肯定的考虑,这种考虑总是是假设考生是以前往后做题的。
学习虽然没捷径,但考试确实有方法。考试方法有一些是老师传授的,有一些则需要自己去总结。必须要看重各科老师讲述的考试方法,包含作文的写法、审题的办法、遇见各种紧急状况的处置办法等。同时,自己也要通过平时的试题剖析,总结自己在审题和答卷方面有什么可以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调整复习心态,切忌左右于人
考试前冲刺这期间考生的心态必须要调整好,并依据我们的个人状况,有条不紊地安排复习内容,不要随便被别人所干扰。
以前与高中三年级学生交流的时候,我跟他们开过一个玩笑。我说,有些同学考试的时候擅长玩弄方法、扰乱人心,自己明明还没做完试题的第一面,就开始弄出翻卷子的声音,给其他人一种他已经做到第二面的错觉。有同学确实被吓坏,心里不自主地想:呀,人家已经做完一面了,我才做到这里云云。做题的思路一下子就被打乱了。
其实,这完全是考试心态的问题,在平时的考试中就要练习我们的做题心态,不慌不忙。我也给他们出过一个小主意:当你听到其他人翻卷子的时候,自己也做出翻卷的声音,然后该如何做接着如何做,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